NY∕T 3559-2020 小麦孢囊线虫综合防控技术规范(农业)
ID: |
1820DCA56D514918B5BDB3DFDC1F55B1 |
文件大小(MB): |
0.38 |
页数: |
9 |
文件格式: |
|
日期: |
2021-12-24 |
购买: |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ICS 65.020.20,B 16 NY,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,NY /T 3559-2020,小麦抱囊线虫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,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the integrative control of,wheat cyst nematode disease,2020 - 03 - 20 发布2020 - 07 - 01 实施,h缸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发布,NY /T 3559-2020,I,NY / 1' 3559- 2020,小麦子包囊线虫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,1 范围,本标准规定丁小麦泡缆线虫病的术诏定义、防治原则、防治运期、田间监测、种植抗病、耐病品种、农业,防治、生物防治、化学防治、综合防控效果评价、记录保存,本标准适用于小麦抱缆线虫病的综合陇摘,央发嘿缸费甘乱在等禾谷类作物抱缆线虫病的综合防治也,可参!!自执行,2 规范性引用文件,下列,3 1,32,3. 3,耐病品种,品串" ?,34,线虫防治指标nematode,病原线虫群体增加到影响,卵、幼虫或于包策的群体密度来表示.,3 5,防控效果conlrol effecl,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,发生与危害,以获得较高产量的, 一般用每百克干燥土攘中线虫的,综合利用化学药剂、生物制剂及栽培措施等防控策略,减轻抱缆线虫危害的效果. 用处丑II后于包缆减少,的相对百分率来表示,4 防治原则,按照"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"的植保方针,坚持以"农业防治、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,分区治王型1甘,防治原则,将小麦子包给I线虫种群密度控制j 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,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、生态效益和,社会效益,NY/T 3559-2020,对于术发生区, 防止传人;轻度风险发生区,采取轮作、播后镇压等农业措施,中度风险发生t(,采用抗,病或耐病品种为主,结合生物防治或化学防治的方法,蓝度风险发生区,选用化学防治为主,结合农业防,治、生物防治等捎施进行防治。化学防治应符合G?/T 8321 及NY/ T 1276 的要求,5 防治适期,冬麦播种前和l返青WL 春麦播利1前,6 田闽监测,小麦播种前调企小麦于包缆线虫发生~数,制定防治策略, 参见附录B,7 种植抗病、耐病品种,l剧也tl~J直选用抗病、耐病品种,如新麦19 、济南17 、山农15 、济麦20 、石新7 33 等.,B 农业防治,8. 1 轮作,与J七牛、棉花、马铃薯、大豆、豌豆, ìrll菜等非寄主作物轮作2 年-3 年,8. 2 适时播种,在不1;~ 1I向产主1 的情况下, 黄淮南部冬麦区可tfl 迟播种7 d- 10 d . 西北春小麦利:植l丘可提早惯利' 7 d-,10 d.,8. 3 播后镇压,播种后使用镇压器、石硫、铁陵、人力等进行适当锁压,9 生物防治,整J也前选用每克5 亿活袍子的淡紫拟背忍菌剂45 kg/ hm' -75 kg/ hm' .拌土锹施后翻耕.,10 化学防治,10. 1 种子处理,使用阿维菌素、Illt虫'*或阿维 略虫l琼悬浮'1'1'衣剂等, 按推荐剂盘拌利, ?,102 药剂灌根,结合浇返背水,按照相荐剂盐,用阿维菌索、l眈!li. 1淋或阿维. I也虫嗦等进行激根处理,11 综合防控效果评价,小麦收获前, 使用每百克土草草中的泡必减退率及增产率综合评价防控效果,参见附录B 和附录C,12 记录保存,保存小麦于包主是线虫发生、防控原始记录及结果记录.,2,~/T 3559--2020,附录A,(资料性附录),小麦抱襄线虫病发生与危害特征,A. l 小麦抱褒线虫病分布和危害,小麦抱缆线虫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土传小麦病害,现已在中国、美国、澳大利亚、加拿大等50 多个小麦,生产国发生。我国湖北、河南、河北、山东、安徽、山西、陕西、内蒙古、甘肃、青海、宁夏、江苏、北京、天津、新,疆、西藏这16 个省(自治区、直输了p) 均有发生,发生而积达4 00 多万hm2 0 小麦子包必线虫可危害小麦、大,麦、燕麦、黑麦等禾谷类作物,严重彤响小麦生产,A. 2 小麦抱囊线虫病的主要症状,小麦抱缆线虫侵入小麦根系后, 可导致受害f;Jrl?矮货,根分又多而短,植株地上部分明显矮化, 11.1 片发,黄,根部产生大?须根闭,分~成穗减少, 穗小粒少,产拉明显下降,书lJ穗扬花!pj后拔w 病株,可见根部大量,须根团和朽'串在形白色雌虫,后逐渐成熟后变成褐色抱缆, 脱落于土壤中,A. 3 小麦抱襄线虫病病原物,我国小麦于包缆线虫病病原物是禾谷子包缆线虫草fl菲利裆至于fil缆线虫.,A. 4 发生规律,A. 4.1 生活史,小麦抱必线工l1.在我国每年发生一代。小麦收击IJ后,当年新形成的抱放逐渐进入滞育状态,虫卵在于包缝,中休眠,度过高1111,干旱等不利时期。小麦婚事l'后,于fil缆内的Y~J经过低温剌激后线虫开始孵化、侵染.,A. 4. 2 传播途径,小麦泡缆线虫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土攘,近距离可通过田间流水、机械耕作、田间农事操作等传恼,远距,离传播则主要通过河流、农机具跨区作业、贼!风吹起的尘土等进行,A. 4. 3 发病条件,A. 4. 3. 1 气候因素,小麦泡缆线虫具有高温#iif育习性. 早春混度较高, 线虫孵化早,造成的危害相对较重。冬季温暖或小,麦生长季节降雨较少,受害力?:m: .,A. 4. 3. 2 土攘因素,在沙填土及tl、土中危害较量,知土中危害相对较轻。土壤含水量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线虫发育和病,害发生,平均含水:w: 40 % ~80 %有利于发病; 秸秤还111 后旋耕, 造成……
……